#10 疫情之下的科技與社會研究 Decolonising STS in East Asia in the time of COVID19
时差 in-betweenness - Un pódcast de 时差小伙伴

Categorías:
RSS訂閱:https://feeds.buzzsprout.com/1171871.rss 收聽: Apple Podcasts 小宇宙 Spotify 嘉賓: 洪廣冀 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吳易叡 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 主持: 郭婷+林垚 從疫情開始,我們就可以看到傳染病帶來的問題不只是醫學意義上的疾病本身,還有恐懼,污名,種族,性別,政治,社會結構,等等等等。科技是否讓生活更美好,科技是否是西方的發明,為什麼後進國家都競相發展科技,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討論;社交恐懼症,密集恐懼症,政治抑鬱……也是現代經常聽到的話題;豆乳、牛奶、醬油、末日松茸,這些都是科技與社會(STS)的研究範疇。 「自然從來不是自然而然的。如果科學與自然的二分代表現代,那我們從未現代過」。這一期播客討論社會與科技之間的關係,社會的複雜和異質,文化的流動。 2:30 美國的疫苗和科學認知與政治 4:16 政治對科學的影響,政府的信任,疫情與心理 6:00 從採集台灣兩棲類到社會與人 12:28 台灣STS的興起,傅大為編著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、《科技渴望性別》 16:00 從臨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