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轉型的兩難】攻跨國市場 全員講英文就是國際化?BCG董事總經理 徐瑞廷 ft. 糖話生醫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黃韻如
商周Bar - Un pódcast de 商業周刊 - Viernes
Categorías:
你或家人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擾?吃顆魚油營養品或藥物時,常因錠劑太大、味苦或難聞而無法下嚥,有些老人或小孩甚至因此拒絕服用,影響健康的復元。2015年黃韻如(Corina)與丈夫共同創立了保健食品代工廠糖話生醫(boncha Bio),開發出夾心軟糖型式的甜膠囊劑型,解決了這個痛點。 糖話生醫投資研發的成果已準備進入收成期,目標在成為國際級的代工品牌。為了進軍國際市場,在討論人才是否也要跟著國際化的同時,徐瑞庭也拋出另一個思考點:別忘記流動型人才的可行性。 兩難1> 品牌 vs. 代工,策略怎麼選? 兩難2> 快錢 vs. 長錢,衝突怎取捨? 兩難3> 國內 vs. 國際,哪種資金好? 兩難4> 中文 vs. 英文,員工要調整? ■主持人: 波士頓顧問公司(BCG)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 徐瑞廷(JT) ■對談人: 糖話生醫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黃韻如(Corina) ■聆聽重點 • 糖話生醫如何消滅「難吃」的保健品? • 為何選擇不做品牌,只做代工? • 糖話生醫策略發展的5個階段 • 產品開發完成卻遇疫情,該賺快錢嗎? • 忍住不賺快錢,但CEO如何說服股東? • 糖話生醫建構2個基礎建設的策略思維 • 如何配置資源,才能兼顧長短期利益? • 資金該找本土投資人? 國際級投資人? • 攻跨國市場,要全公司講英文? • 思考1:營收多少要來自海外? • 思考2:語言未來還是問題嗎? • 思考3:人才國際化不是只看錢 • 思考4:從市場策略想人才策略 • 思考5:技術讓地球變得更平了 ■對談精華摘錄請參見《商業周刊》1860期徐瑞廷專欄「轉型的兩難」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